Tuesday, May 17, 2016

新加坡保险之Letter Of Guarantee (LOG)之二 诡谲

如题,新加坡医药保险有一个非常诡谲的现象-那就是人们花大钱来投保,保障如果出什么意外,保险公司可以帮助度过难关-尤其是新加坡高昂的医药费。而保险的意义尤其是在超危机的时候,及时派上用场。

可是我们面对的难题却是保险公司的立场仿佛告诉我们大家,你们买的医药卡只能运用在低于某个小数额的手术,不能应急(小数额我自己都可以过关啦,刷卡分期付款,还需要你保险公司?)

由于我们面对的病症是脑瘤,而这是风险最高的手术!风险高也代表代价高,我们实在是骑虎难下,后有追兵!

我们面对的大问题是我们的保险方大东方人寿,在我们与院方的要求之下,依然不肯把保证金给提高。而我们面向的是脑部手术,一个风险相对很高的手术。

我们固然知道写在Policy保单里面是只是新币1万的保险金,但是大东方的立场是很坚定,不予其他考量。那我们只好跟大众分享你那清高维护股东利益的立场。

Mount Alvernia 的商业部高层告诉我们,他们也是常常面对这样的难题,那就是保险方死死不肯提高保证金,所以院方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就只好向病人家属不断索取deposit 订金,以免日后 有所亏损。

根据 Mount Alvernia 高层的资讯,大东方与Prudential 是两家立场超硬的保险方,是断定不肯提高保证金1万新币的2家。而Aviva 肯给予保证金提高至高达新币10万,而Mount Alvernia 是有一些长期住院、Aviva病人长达半年以上,也没面对啥问题。他们也告诉我们AIA 也不错,会提高那保证金。

当然这是Mount Alvernia 商业部告诉我们的现象,我不肯定是不是只有Mount Alvernia 院方面对这样的问题,还是其他私人医院也同样面对,或许不同医院面向不同保险方有着不一样的际遇? 这个问题可能就让大家去跟各自代理员去求证。

又或者Aviva 的医药卡保费比较高?又或者Aviva 比较积极抢攻市占率?(这我还没去求证)

如果保险不能及时为大数额的医药提供庇护伞,那保险公司的作为是什么?(虽然我知道保险公司也已经演变为其中一种影子银行的金融机构)

本篇不为任何一家保险方背书,纯粹分享我们得到的资讯,也希望任何人可以跟我们分享你们得知的资讯,以便可以在做出购买医药保单前,有着尽多的Informed knowledge (知晓的资讯)


我只是不断在想,当病人长期住在医院里,那不就对保险方来说,这是一个“可靠”的病人吗?如果要查病人有没有使诈,那病人在医院里不就更容易调查出真伪?相比较,如果那位病人出院了,他之前在医院串通了抬高医疗费、然后呈上医药单,那保险方要查,不就更难吗?

而同时我们也面对的难题是院方不肯为Interim BillE-Filling,就是向保险方呈报当下已花费的数额,以便保险方开始审查过程。院方只是肯在病人真正出院才肯作E-filing,所以才演变成日后我们转院的伏笔。院方的说法是做Interim E-filling 很麻烦,如果还会留院尚可以接受,如果短期内出院就不能做E-filling。我们家属夹在保险公司与医院这两大庞然巨物之间,仿佛成为高手间过招的牺牲者。

还有一项事件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,医药保险卡得尽早买下,在你最健康的时候买下(其实也不限于医药卡,其他人寿意外险也是一样,最好是在健康的时候买下,你才是一个“信的过”的投保人)。医药卡须得至少一年投保时间才能加冕予你是个“诚实”的投保人,而不是知道了自己有相关的疾病,才投保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